埔里,在我的印象中,是個好山好水風光明媚的地方,雖然我從未造訪過。
這一回,在前往溪頭的途中,我們安排在埔里享用午餐,為了避免人生地不熟,臨時找不著餐廳的窘境,在出門前,先上網做了些功課,最後選定一家70多年的老店--「噴水餐廳」。
噴水餐廳就在馬路旁,自動玻璃門明亮清爽,一塊寫有餐廳名字的匾額高掛門首,確實很有復古的味道。餐廳對面有個停車場,交通頗為方便。
進了餐廳,才發現原來這家餐廳來頭不小,第一代的老闆是蔣經國總統的民間友人,餐廳的牆上掛了好幾張與蔣經國總統合照的照片。泛黃的照片配上白磁磚牆面,讓我回想起小時候的眷村老房子。
來招呼我們的老闆,已經是餐廳的第四代,相當和氣健談,閒聊的同時,也推薦我們幾道這兒的特色菜。最後我們點了蛋黃鴨、炸溪蝦、刺蔥蛋、甘蔗筍、清炒高麗菜心以及炒米粉。
一、蛋黃鴨
把鹹蛋黃塞入去骨的鴨子內烹製,之後再放涼切片,口味相當別緻,蛋黃不鹹不膩,肉質也不柴不腥,若非蛋黃的膽固醇太高,真是一道令人欲罷不能的美食。
二、炸溪蝦
這道溪蝦一上桌,著實讓我吃了一驚,以往的炸溪蝦個頭都很小,這兒的溪蝦,每隻都至少有拇指這麼大,炸得金黃香脆,佐以些許胡椒鹽,可以整隻連殼入腹,回味無窮。
三、刺蔥蛋
刺蔥是一種帶有特殊香味的葉片,葉緣為鋸齒狀,切碎之後混入蛋液中攤成餅狀,類似蔥花蛋或菜脯蛋。
四、甘蔗筍
甘蔗筍是取甘蔗頂端之嫩心,一支甘蔗只長一根甘蔗筍,得來不易。我本以為甘蔗筍應如同甘蔗般甜味濃醇,沒想到這甘蔗筍只有些微的甘甜,口感極嫩而爽口,帶著一股淡淡的清香,據說是來埔里必吃的地方料理。
五、炒高麗菜心
其實我對高麗菜心一直沒有什麼興趣,總覺得過於乾澀、口感不佳,但因為博譯喜歡,所以當老闆推薦時,我也順水推舟地不表意見。不過,這家的高麗菜心炒得碧綠可喜,葉片水水嫩嫩,一口咬下,葉片爽脆卻不至得費力去嚼,連我這不愛吃的人都挾了好幾筷子。
六、炒米粉
埔里的米粉比較粗,又香又有嚼勁,與一般常吃到的炒米粉不太一樣,這盤炒米粉博得大家一致讚賞,吃完一盤又追加一盤,反而成為這次人氣最高的餐點。
在噴水餐廳用餐,很有民國7、80年代的氣氛,雖然沒有氣派豪華的裝潢,或是穿著制服、訓練有素的服務生,但在這兒用餐,很輕鬆愉快,老闆一家人會像朋友一樣與客人聊天,那種純樸熱情,又是一種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