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2年國教/教育部反覆~明星高中何去何從?校長很無奈



東森新聞報 更新日期: 2007/03/02 17:13 記者: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12年國教政策又轉彎!教育部昨(1)天開會達成共識,12年國教將從2009年8月全面實施,全國471所高中職只有「特色」,沒有「明星」,也沒有「菁英」。傳統認知的明星高中將來只能提出部分招生名額,以「學術資優」名義跨學區招生。


教育部次長吳財順表示,目前沒有菁英高中的名單,也還沒有預估的可能數量。不過主導12年國教的教育部次長吳財順才說明星高中職沒有數量限制,人人都可以申請的話,由言在耳,但不到一天政策又有大變革,菁英高中沒了,更別提什麼明星高中。


中教司司長陳益興則說,教育部立場希望所有的學校都是好學校,所以社會所稱的明星高中、菁英高中或是社區高中,在教育部來看都是高中高職,所謂的明星高中有哪幾所,教育部並沒有公布,所以教育部並沒有變。


教育部還是堅持沒有改變政策,是大夥全誤解了他們的說法,只是看看2月27號,教育部首先發表未來全國將劃分15個學區,有36所菁英高中職;2月28因為部分學校抗議,則改口學區3年後劃分,菁英高中職也不限制數量自認是菁英高中的都可以提出申請。


到了3月1號更是政策大轉彎,不會有菁英高中了,即使是舊的明星學校,也要保留名額給學區學生,讓高中校長無所適從。北一女校長周韞維認為,國家要競爭力,人才是需要培育的,高中是人才培育的開始,菁英學生還是需要照顧,不過現在校方大部分的訊息卻都是來自於媒體,完全搞不清楚。


12年國教教育部計畫了20多年,真正要上路卻一變再變,讓人實在不敢恭維。~轉載自YAHOO新聞



昨天晚上,我跟博譯想吃頓鐵板燒,慰勞自己一星期的辛苦工作,本是樁美事,哪想到才剛吃沒多久,店裡的電視便開始播報關於行政院研擬要將國民教育改為十二年的新聞。只見一群記者圍著教育部長杜正勝,詢問關於十二年國教的詳情,而這位「罄竹難書」部長,左顧右盼,支支吾吾,最後惱羞成怒,拂袖而去,從頭至尾沒有提到任何關於十二年國教的計畫,恐怕是他自己也搞不清楚要做什麼吧!


國民教育,是憲法上賦予人民的權利,也是提升國家知識水準及競爭力的必要條件,甚至,憲法上還規定,國民教育之經費應優先編列,由此可見國民教育的重要性。而那麼一個重要的東西,竟然淪為政治人物露臉亮相炒新聞的工具,朝令夕改,非但談不上任何慎重嚴謹,根本就是如同兒戲一般。民進黨的政客難道都喪心病狂了?誣賴抹黑對手還不夠,竟然拿無辜的莘莘學子、國家未來的人才棟梁開刀?


最可笑的一點,什麼叫做日後高中職只有「特色」,沒有「明星」、「菁英」?每個學生的能力、興趣本來就不同,本就該應材施教,如此才能讓學生適得其所,發展長才。如果日後硬性規定只能以學區來就學,不愛唸書的去讀前三志願,資質優異的非得去唸農工高職,這是什麼樣的場面?我跟博譯開玩笑說,以後你們學校的卡其制服再也不值錢了,紅樓也只不過是一棟舊房子,只要住那裡的人,都可以穿上卡其制服,去紅樓踩一踩。


我不知道提出「去明星化」、「去菁英化」的傢伙有沒有唸過書,如果他不是高中從前三志願出來的,或許的確不能理解,在前三志願的學校裡,促使學生努力用功的,不是老師,而是對於學校百年歷史的傳承光輝,以及對於身上制服的榮耀與責任感。我們以我們的學校為傲,憑著這股傲氣,讓我們壓下玩心,在其他人逛街、唱歌、打電動時,窩在補習班、書桌前K書。由是,我們在高中時期,奠定了日後治學的基礎。反之,如果提出「去明星化」的傢伙也是出身於前三志願,我只能說,功名利祿已經燻昏了他的腦袋,他愧對自己的學校,愧對國家的未來。


昨天的新聞裡,還有一個可笑的訪問。記者問一位住在建中附近的年輕媽媽,那位年輕媽媽說,如果小孩不用書唸的好就能讀建中,她當然很高興。....聽完一陣無言。如果不用唸書就能進建中,那「建中」就已經不具意義了。它再也不是大家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從建中校門走出來的人,良莠不齊,龍蛇雜處。我們怕是再也看不見那些優秀的學生們,在奧林匹克比賽、在科展上,雙眸發亮,意氣風發的模樣。當然不只是建中,其他的好學校也是面臨一樣的下場。


這樣的十二年國教,不禁讓我想到大陸文革時代的人民公社。每個人,無論你是聰明的、駑頓的、勤快的、懶落的,分得的食物與用品都一樣。久而久之,聰明的人變笨了,勤快的人變懶了,因為做多做少都是一樣的,那為何又要努力工作?在這樣個十二年國教之下,國中學生不再知道自己為何而努力,為何要唸書,反正唸多唸少,我都只能就讀學區內的學校。上了高中之後,高中老師也不知從何教起,因為他的班上可能有保讀詩書的,也有連自己名字都寫不太好的。大陸的文革帶來十年浩劫,我們此種詭異的十二年國教,會帶來多久的浩劫?


本來,我們的教育體系在國中畢業之後,就分成高中與職校,讓不喜愛唸書的人,可以學得一技之長,進入社會後,一樣能賺錢活口,貢獻社會,又何必非得將這樣的規則打亂?難道只要拿了建中、北一女的畢業證書,一定能考上大學?而現在的大學遍地,每個人都是大學生,這些大學生每個都找的到好工作嗎?


國民教育改成十二年,其實是一件好事,但不應該是這種粗魯的、如人民公社一般的改法。十二年國教,目的就是讓人們能夠多唸幾年書,提升知識水準(即使現在唸書的人也不見得有水準),而不是讓龍困淺灘、烏鴉變鳳凰。十二年國教,可以在不動搖目前已經建立的教育體系上面,利用編納預算的方式,補貼學生的學雜費,讓貧困人家的小孩也有能力就讀高中職。然後在此前提下,或者仍舉辦統一的基測,或是轉由各學校各自招生,讓各學校依照自己的校風、教育的目標等等,錄取符合標準的學生,擴大落實憲法上教育自由的基本權,創造一個良性競爭的環境,讓不同的學生能選其所好,學有所長,而不是將烏鴉與鳳凰放在同一個籠子裡,那麼,到底是要用教烏鴉的方式教鳳凰,還是用教鳳凰的方式教烏鴉?教出來之後,鳳凰還是鳳凰,烏鴉還是烏鴉嗎?


面對這樣的政府,我無能為力,只能在部落格上一舒胸臆,這樣深沈的無力感,屢屢重擊在我心中還隱隱存著的讀書人的使命感。高中的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們已經擁有思考及辨別是非的能力,開始對「社會事」有所批判及意見,也正是可以開始讀聖賢書,並且能體會瞭解其中之意的年紀。自古以來,讀書人的腰脊骨最硬,他們有骨氣、明是非,不為五斗米折腰(不過現在這種人越來越少了),而今,此種亂七八糟的十二年國教計畫,會不會將這讀書人之所以為讀書人的腰脊骨,給硬生生地拗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ryl K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