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陷入一片忙亂之中,每天一睜開眼,就像個陀螺般團團轉。
好不容易業務檢查終於大事底定,我也總算有時間「關照」一下無竹草堂。
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就不停地聽見「薰衣草森林」這個名字,於是五月底的時候(這篇文章拖欠了一個多月,夠久了吧!),我休了一天假,拖著博譯和老爸老媽一起去這個頗負盛名的休閒景點瞧瞧。
薰衣草森林在臺中、新竹、苗栗都有,我挑選了苗栗的薰衣草森林,因為雖然跟博譯回去好幾次頭份,但都只是點對點的往返,未曾好好在苗栗遊覽過。
從交流道下苗栗之後,還要開上好一陣子才會到達薰衣草森林,沿路越來越偏僻,若非跟著貼有紫色標籤的電線桿前進,還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迷路了。不過,當我們停好車,買了門票,踏入薰衣草森林時,眼前的景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首先迎接我的,是一幢可愛的歐風白色小屋。
小屋門口,有一張紫色的休閒椅,椅子上坐著(或躺著?)一尊毛茸茸的熊,模樣極為可愛。
再往森林深處前進,會看見一個釘滿指示牌的木頭柱子,在這兒什麼東西都鮮豔別緻,連指示牌也一樣。這座薰衣草森林的佔地很大,慢慢地散步一圈,到每個景點走走,也得花上半個多小時,所以跟著指示牌,比較能迅速地到達你要去的地方。
我們那天的午餐,是在園區深處的餐廳用餐,說實在,餐點的價格不便宜,我們點餐的時候老爸還小小抱怨一下,覺得鄉下的消費怎麼跟臺北一樣,甚至稍高一點,然而,當服務生上菜時,我們都看傻了,不約而同地想著,果然鄉下還是跟臺北不一樣。
就拿博譯點的法式燉牛肉來說吧!那盛裝燉牛肉的缽子,跟臉盆一樣大,拿來養魚還差不多,而媽咪的烤全雞,配上一大堆馬鈴薯(這馬鈴薯還挺好吃的),總之,每份餐點的份量大概都可以讓兩個人吃。
幸好我們本來不想吃太飽,所以就只點三份套餐,才能勉強把這些食物塞進腹內,否則若一人點一份的話,恐怕撐破肚子也吃不完。
我們在用餐前,沿著緩坡爬上小山丘頂端的許願鐘,或許是我缺乏浪漫吧!對於這種敲鐘許願就能成真的神話沒有什麼興趣,不過博譯跟媽咪倒是去敲了敲鐘。(如果是他們兩人去敲鐘的話,他們許的願應該是希望我能瘦一點吧?)
這座薰衣草森林位於明德水庫旁,在森林一隅有個可以眺望水庫的平台,平台上擺了幾張色彩鮮豔的休閒椅,坐在椅子上凝望湖水粼粼,氣氛非常悠閒宜人。
薰衣草森林裡還有許多貼心且具有巧思的設計,在許多地方可以看見一個鴿子籠般大的小木屋擺飾,打開小木屋的門,裡面放了一個橡皮章及一個印台,任旅客蓋章留念。每一個小木屋裡的印章圖案都不一樣,唯一的共同點就是都很可愛。
另外一個讓我忍不住驚呼連連的設計,就是下圖排成一列的彩色信箱,裡面可以投放明信片,一整排小屋造型的信箱排列開來,吸引不少遊客駐足拍照,我們在信箱旁流連好一陣子,但拍照的人多,卻沒見到一個人真的去投明信片。
薰衣草森林是個不錯的地方,只是最好挑非假日去,像我們去的那天是星期五,所以遊人雖川流不息,倒也不算擁擠,只稍耐心等等,還是可以覷個空拍到空無一人的照片。可是聽同事說他們有次星期六去那兒,結果別說拍照了,連走路都感覺非常壅塞,用餐也得等候多時,到最後不但遊興盡失,還憋了一肚子火。
等下回有空,我還想去其他的薰衣草森林看看,當然,是挑非假日啦!